如何检测茶叶的纤维(茶水里有膳食纤维吗)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如何检测茶叶的纤维的一些知识点,和茶水里有膳食纤维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检测茶叶农药残留去除方法

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茶叶检验之一。检测因防治病虫害施药或其他原因则残存于茶叶中的农药及其有毒代谢产物的技术措施。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是根据某一农药的每人(平均体重50~70kg)每天允许摄入量、普查所得的实际残留量(异常值除外)以及每人每天茶叶饮用量等因子计算出允许限量,再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后订出的。农药残留量用ppm作为计算单位,不少国家对此订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和管理条例。

检验方法有一次检测法和单一农药检测法之分,前者又称一步法,即一次分析可检测出多种残留农药,后者以茶叶中某一特定农药作为检测对象。

测定方法与步骤如下:

茶样制备

有茶叶法和茶汤法两种。茶叶法是将样品磨碎通过20目筛网,装入玻璃瓶内备用。茶汤法是取样4~6g,加沸水量是茶样量的60倍,浸泡5分钟,过滤后备用。

抽提方法

抽提溶剂有正己烷、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腈等。抽提方法有如下5种:

①捣碎法:在组织捣碎机中,高速捣碎2~3分钟,如乳化,则可用离心分离或其他方法破乳过滤,滤渣再抽提一次,合并滤液定容。

②振荡法:茶样加溶剂及一定量的酶制剂或甲酸,在振荡一定时间后,过滤定容。

③脂肪抽提法:样品放入抽提器中,脂肪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回流抽提。

④浸渍法:将磨碎茶样加一定溶剂,在密闭容器内浸渍过夜,第二天过滤定容。

⑤液液分配法:茶叶浸出液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正己烷,液液分配,将浸出液中的农药转移到正己烷中。

纯化:将抽提液中的农药与茶叶成分分离开,除去大部分干扰物质,方法有三种:

①液液分配法:在分液漏斗中,利用农药的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将农药由一种溶剂转到另一种溶剂中,这样就达到初步纯化的目的。

②柱层析法:常用层析柱有常规层析柱和微型层析柱两种。所用淋洗剂,有时是单一溶剂,如正已烷、苯、二氯甲烷、氯仿等,但多数是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极性不同的混合淋洗剂。吸附剂,常用的有弗洛里硅土、硅藻土545/氧化镁、酸性硅藻土、活性碳柱、硅胶柱、硅胶柱、纤维素柱、凝胶渗透柱等纯化。③酸化法:适用于对浓硫酸稳定的有机氯农药测定。在分液漏斗中加抽提液溶积十分之一的浓硫酸充分振摇,使抽提液中的非农药杂质酸化。

分析:纯化液中,某些农药经色谱或其它方法进行测定,最常用的是气液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两种。气液色谱法,一般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氮磷检测器或火焰光度检测器进行检测。薄层层析法,用氧化铝、硅胶作吸附剂,用粘合剂涂在薄板玻璃上,活化后,将纯化液浓缩,点在其上,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使其展开,分离定量。其他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分析法等。

定性和宣量:①定性:可采用气液色谱法,用不同极性色谱柱,对照标准农药保留时间定性。也可用薄层层析法或其他化学衍生法进一步验证。②定量:用气液色谱分析测出的某一农药的峰面积和峰高,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农药面积、峰高相对照定量,具体采用方法,有外标法和内标法两种。薄层层析定量,则要测出样品中农药斑点面积,对照已知浓度标准农药斑点面积,计算出样品中的农药浓度。峰面积、峰高、斑点面积、保留时间、比移值,可用手工方法测出,也可用微型电脑积分仪、薄层层析扫描仪测定。

如何检测茶叶农药残留

茶叶本身含能抗病虫害的物质

茶叶本身不是一种农药依赖型作物。茶叶本身含有能抗病虫害的茶多酚,茶叶病虫害危害比其他农作物相对轻。尤其是浙江、湖北、四川、安徽、河南、山东、贵州、重庆等名优绿茶产区和一些高山茶区,采摘春茶期间因气温低,病虫种群数量少,不施或很少施农药。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是必要的(除了有机茶,有机茶一般使用生物防治虫害),但国家对于农药品种的使用有着较为严格的监管体系。当然,允许使用的都是高效低残留的农药。

不能将农药残留与农药超标混为一谈

大部分农药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有些检测所用的是有机化学方法,目的是为了检测出其农药残留量。但用水泡茶时,其农残分解出来的量只是有机化学检测量的10%~20%。所以在理论上,农残标准合格的茶叶泡出的茶水是安全的。

另外,茶叶的用量较少(一般人均每天的消费量约10克),绝大多数农药残留微溶于水,通过茶汤被人体吸收的量微乎其微,所以,只要残留量不超标,饮茶便是安全的。

残留农药在泡茶时会浸出,农药浸出率与农药在水中溶解度密切相关,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愈高,在泡茶时进入茶汤中的量也愈高。因此,国家禁止了在茶叶生产中使用水溶性高的农药,如乐果、马拉硫磷、敌百虫和敌敌畏。

所以,我们不能将农药残留与农药超标混为一谈。另外,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程度和茶汤中的含量不是一回事,因此,关键的问题是有多少农药会在沏茶时释出。在茶叶生产中推广利用的农药,多是水溶解度极低的农药品种。测试结果显示,现在推广利用的农药进入茶汤中的含量一般在1%以下。

茉莉茶叶的粗纤维要怎样检验

茉莉茶叶粗纤维检验:茶叶粗纤维通常指以纤维素为主及少量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粗纤维含量与采摘嫩度关系密切,一般含量7%~21%左右,嫩茶含量低而粗老茶含量高,国际茶叶市场通过对粗纤维含量作最高限量规定,来限制粗老茶叶进入市场,规定粗纤维含量≤16.5%。GB9172对花茶级型坯的粗纤维含量提出限量参考指标,具体是一级≤10.20%、二级≤10.80%、三级≤11.40%、四级≤12.00%、五级≤13.00%、六级≤15.00%。福建省DB35/T91.19-1999根据本省情况提出的限量指标为银毫级至香毫级≤12.0%、特级至三级≤14.0%、四级至六级≤16.0%。

茶叶粗纤维测定按GB/T8310规定执行,对于进出口茶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检验方法采用SN/T0913-2000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方法。

茶叶粗纤维测定原理,采用稀硫酸溶液消解样品,过滤并洗涤残留物。随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消解、过滤、洗涤、烘干并称量留下的残渣,灰化后再测定其灰化中的失重。所需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感量0.0001克)、锥形瓶(1000毫升,上接冷凝管)、滤器(用细亚麻布或185目的尼龙布或其他合适材料,贴紧在布氏过滤漏斗上)、古氏坩埚(垫一层薄而致密经处理的石棉)、高温电炉(附温度控制器)、电热鼓风烘箱(可自动控制温度)。主要试剂有:0.255摩尔/升硫酸溶液(12.5克/升,浓度必须滴定校正)、0.313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12.5克/升,浓度必须滴定校正)、盐酸(10克/升溶液)、乙醇、乙醚等。

茉莉茶叶粗纤维检验的测定有哪些步骤

茉莉茶叶粗纤维检验的测定步骤:(1)酸消解将试样放入1000毫升三角烧瓶中,加入沸腾的硫酸溶液200毫升,立即将冷凝器接上,加热,使在1分钟内开始沸腾,间歇旋动。注意瓶壁上不粘附茶叶的颗粒。并继续准确煮沸30分钟。移去热源,向锥形瓶的溶液里注入冷水50毫升,通过滤器过滤。过滤操作应在10分钟内完成。用沸水洗涤滤器上的残留物,直至洗液对石蕊试纸不再显酸性为止。

(2)碱消解将滤器上的残留物倒回锥形瓶内,加入沸腾的氢氧化钠溶液200毫升。装上冷凝器,加热,在1分钟内煮沸,继续准确煮沸30分钟。立即通过古氏坩埚过滤。用热水洗净残留物在锥形瓶中的物质,先用沸水、盐酸溶液,后用沸水洗涤残留物,直至洗液对石蕊试纸不呈酸性为止。最后,先用乙醇、再用乙醚洗涤残渣,用减压吸滤法除去残存溶剂。

(3)干燥将坩埚及其内容物放在103~105℃烘箱中烘4小时,在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后称重。再以相同的条件每次烘1小时。直至连续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1克为止。记录最低称重,精确到0.001克。

(4)灰化在高温电炉(525±5)℃下,灼烧坩埚中的内容物2小时,以破坏所有的含碳物。待炉温降至200℃时,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精确至0.001克。再以相同的条件灼烧,每次30分钟,直至连续两次称重差不超过0.001克为止,取最小称重。

关于本次如何检测茶叶的纤维和茶水里有膳食纤维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