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茶树多生南方,而北方比较少?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奇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西南山区应该是古茶树的故乡。
早在东汉,便有《桐君录》记载道:“西阳、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这里的“茗”就是茶,而当时的这几个地区,现均属于秦岭终南山以南的鄂西山区。
这更加说明了如今的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一带是茶树的原产地。
人们现在知道的茶树,根据植物学划分,属灌木或小乔木,是由山茶目、山茶科和山茶属演化而来的,而茶树的祖先则可以追溯到新生代第三纪至第四纪之间。当时的茶树并非只生存于我国的西南山区,相反,它们遍布大陆各地。
随后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导致了冰封期的出现,厚实的冰川永久不化,所以茶树也因温度太低而不再生长。冰封期结束之后,在未被冰川完全覆盖的东南沿海、华南、西南及华中的一些地方,茶树的根得以保存下来,继续繁衍生长。
茶树在进化过程中,适宜生长的环境趋向“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和“喜湿怕涝”。
茶树是一种喜酸性植物,非常喜欢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我国南方的山区大多是酸性土壤,能给茶树提供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茶树多生长在南方。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冬季温度低,土壤又多为碱性,故而不太适应茶树的生长。
02光照
万物生长靠太阳,茶树也不例外,茶树的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的,适当强度的光照是非常必要的。但光照不宜过强,这样反而会抑制生长。我国南方山区普遍植被茂密,漫射散光较多,因此较适宜茶树生长。
03温度
茶树的生长起始温度为10℃,最低临界温度依茶树品种而异,大叶种为-6℃、中小叶种为-12℃~-15℃。北方冬季温度过低是造成茶树冻害,难以过冬的主要原因。
04湿度
茶树是叶用植物,芽叶的生长要求水分供应要充足,长期的季节性干旱不利于茶树的生长,我国北方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使得茶树在不适宜生长在北方。
比如我国北方的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及山东东部等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基本适宜茶树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收获量。这些北方茶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茶树成长缓慢,养分积累的比较充足,茶叶中的有益物质比较多,因而茶叶的天然品质也较好。这便是茶树为什么多生“南”而不生“北”的原因了,
1、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水分都很丰富,适宜茶树的生长。
2、茶树种植需要酸性土壤,北方地区为碱性土壤,不适宜茶树生长,南方地区为酸性土壤,有助于茶树的生长。
3、茶树种植需要相对均匀的雨量,南方地区气候稳定,降雨量较为平衡,适宜茶树生长。
一、气候条件\x0d\x0a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x0a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x0a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x0a二、土壤条件\x0d\x0a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x0a三、地形条件\x0d\x0a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