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煮普洱茶的方法
用90度以上的热水冲泡就可以了,下面介绍一个青木瓜普洱茶的做法,可以热的喝也可以冷的喝。
用料:一日饮水量的水、木瓜半只、普洱(生茶)一把。
1、木瓜去皮切片,普洱茶热水泡洗完备用。
2、木瓜和水一起煮15分钟后放入普洱茶叶再煮5分钟。完成!
3、完成可隔渣,放凉。整天代替水喝。
1.5L的壶,掐一拇指尖的普洱茶就可以。煮3~5分钟就可以了,煮两回,第三回味道会淡,不好喝。
洗茶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润茶和洗茶差不多。
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3、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茵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4、抗衰老。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丰富的茶多酚帮助肌肤抵抗衰老。
5、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使肠胃恢复正常功能,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口臭问题。
二、紫砂壶如何正确的冲泡普洱茶
醒茶,是为了使沉睡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令叶片自然的呼吸,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
具体的做法是:将紧压茶(茶饼、茶砖或沱茶)撬开,放置在洁净无异味的容器内,如茶叶罐或纸盒,一般醒3~4天左右即可。醒茶是针对老茶而言,新茶不用醒茶。
刚入门的新手,建议选用盖碗冲泡普洱茶,一是比较经济实惠,二是盖碗的硬度和能见度较好,比较方便观看茶汤。可以选用口径较大、碗壁较厚的盖碗。同时可以配一个“随手泡”热水壶。经常喝茶且有一定茶龄的老茶友,可以选用紫砂壶,因为紫砂壶的保温性和透气性较好,很适合冲泡中老期普洱茶。
普洱茶的泡法中,投茶量比较关键。投茶量的多少,会影响你对这款茶真实口感的判断。
在国家标准审评中,普洱茶冲泡的标准投茶量是每泡7克:100ml水,但在平时个人性的品茶中,对投茶量没有强行规定。可以根据口味、人数、茶器等因素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投茶量。
水温的掌控对茶性的展现非常重要。适当的水温,可以最大化地激发茶性,使茶香与茶汤能完美融合在一起,呈现出茶品最真实的滋味。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是新茶,水温一般在95℃为宜,水温太高会产生闷青味;如果是冲泡老茶,要使用100℃的水进行冲泡,才能把普洱茶的内含物质冲泡出来。
冲泡熟茶的水温要求更高。无论是新制的熟茶,还是有一定年份的熟茶,都建议用沸水冲泡,注入沸水前后还需要“淋壶”。
因为熟茶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环节,只有高温冲泡,才能最大程度地将内含物质释放出来,使茶汤滋味强、汤感厚。
1.温杯。先用热水把茶器烫洗一遍,一是为了卫生,二是提高温度有助于品茶;
2.投茶。用茶针顺茶饼分层处轻轻撬取,一般取茶10g,配之以180cc的紫砂壶;
3.注水。沸水注入壶中,随即出汤,第一泡润茶倒掉;
4.出汤。前面8泡茶,都是随泡即出,第9泡起,每泡茶都延长5秒,以保证茶汤口感稳定;
5.品饮。把公道杯里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小口啜饮、细细品味茶汤入口后舌尖、舌面生津回甘的感觉。
三、紫砂壶怎样冲泡普洱茶泡普洱茶的方法!
普洱茶生茶的泡法的准备工作:一、普洱茶冲泡用水和水温: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水温以90oC~100oC沸水为佳。二、置茶量:用茶刀顺茶饼(沱、砖)分层处轻轻撬取,可按饮茶人数多少决定取茶数量。若人少,可取普洱茶8~10克,人多可取普洱茶15~20克。三、醒茶:将茶叶放入茶壶,然后注入热水(除可醒茶之外,它同时还具有提高茶叶净度的作用)后倒掉。四、冲泡器具选择:(1)土陶瓷壶:由于普洱茶的冲泡适宜使用大一点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现出普洱茶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2)紫砂壶:紫砂壶的透气*和保温*也可作为冲泡普洱茶的器皿。(3)盖碗杯:盖碗清雅灵便,也不失为冲泡普洱茶的器皿。五、杯子的选用:最好选用大一点的、晶滢剔透的玻璃杯最好。六、初学者最好选用玻璃杯或盖碗来冲泡。普洱茶生茶的泡法基本步骤: 1.备具: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 2.温壶涤具:茶具中置入烧开的清水,主要起到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 3.投茶:将普洱茶置入壶中。 4.润茶:沸水冲入壶中,快速倒去以醒茶。 5.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6.分茶:壶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保持茶汤浓淡的均匀,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