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包装如何看日期和年份(茶叶的生产日期一般会写在哪里)

散装茶包装没有生产日期,这类茶业的生产日期一般在外面的包装箱上。

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叶其保质期也不一样,如普洱茶、安化黑茶等属于全发酵产品,保质期可达10年~20年。所以,国家对其没有制定保质期,又如武夷岩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其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反而还能提高茶叶品质。

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如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则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且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如水分含量大于9%的,则在3个月内茶叶品质会发生质变。

扩展资料:

茶叶收藏存储需注意事项:

1、保持茶叶干燥

不同的茶叶保存时需注意含水量问题。绿茶需低于5%,红茶低于7%。茶叶在收藏前含水量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需要先烘干或炒干。炒茶、烘茶的工具要干净,不能有异味和油垢。用文火慢烘,防止茶叶焦糊。

2、茶叶有保质期

茶叶的品种决定了其保质期,绿茶和铁观音的保质期比较短,武夷岩茶、红茶保存得当保质期较长,普洱茶、黑茶则有10-20年的保质期,存放得当还能提高茶叶品质。可以从这些方面看茶叶是否过期:是否有陈味或发霉;看茶汤的颜色以及茶汤的浓度,品茶汤的鲜爽度、收敛性等。

3、预防茶叶受潮回软

去除茶叶的水分,可以用烤箱、微波炉或炒锅,但都要注意不能有异味和杂物参杂。茶叶要完全散热放凉后再包装存储。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茶叶保质期是多久各种茶品不一样

茶叶上的生产日期是茶叶收获制做完成时的日期,包装日期是茶叶制作完成后封闭包装打码的日期。

茶叶的生产日期除了铁观音等少数茶叶一年可以生产几季,大多数茶就是当年的清明到谷雨这段时间前后,明前做部分高档茶,清明后到谷雨前是大宗茶的主要采摘时间,新叶摘下来为了保持鲜香,也是很快就会加工炒制。

这个生产时间,或者说茶叶采摘时间,往往决定了茶叶的等级,拿富溪产的黄山毛峰举个例子,特一级采摘是在清明前,也有叫开园茶的;特二级就是明前茶;特三是清明左近;一级是谷雨前;二级三级是谷雨期间。所以很多茶叶一旦定了等级,生产日期就不言而喻了。

茶叶包装上的多个日期都是什么意思?在购置新茶叶时,都会注意茶叶年份,但总有个别细致的包装上一次标注多个日期,让人十分迷惑!想算对年份,得先看明白日期。通常普洱茶、白茶等可以存放的茶,在茶叶包装上,日期的标注有多个方式:陈化起始日期、陈化日期、生产日期、包装日期、出厂日期等。陈化起始日期、陈化日期,指茶叶完成最终的“干燥”工序,开始陈化的日期。包装日期、出厂日期,指包装上市的日期。出现陈化日期的茶,一般是黑茶、白茶、普洱等。如果“生产日期”与“包装日期”或“出厂日期”同时出现时,“生产日期”指的茶叶最终干燥完成的日期。茶叶生产完成后,经一段时间的仓储陈化,再包装上市。看懂包装上的日期,就能算出茶的年份:现在的日期-陈化日期=茶的年份。